西武岭下的黄山关麓帐篷客

来源:安徽工人日报 2023-04-23

疫情过后,再次来到黄山,继续徽文化考察之旅。车子从祁门翻过西武岭,进入黟县境内,考察组领队余教授指着不远处的山麓间一处造型独特的建筑说,晚上我们就住在那里,黄山帐篷客!



黟县已是全域旅游,作为配套服务设施,境内住宿多种多样,从星级酒店,到寻常民宿、农家乐,应有尽有。无论在县城,还是在景点,抑或是偏僻的乡村,每一 处 都 有 游 客 的 栖 身 之所。而“帐篷客”却是一个新概念,在一片寂静的山野,远古游牧民族的居所与现代崭新的服务业态碰撞、交汇,会给人带来怎样的居住体验?


一条新修的柏油路穿过一片田野,通往山中,帐篷客就坐落在林木茂密的山麓间。

下了车,天色已晚,朦胧的灯光中,几处造型别致的建筑出现在眼前。猛一看,如同天幕下支撑起一个个巨大帐篷,有的呈浑圆状,有的尖顶高耸,乳白色的建筑色调在夜色下依然十分抢眼。从山下到山顶,这样的建筑或成独栋,或成联排,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将它们相互连通。幽静的山野,静谧的树林,映现出帐篷客里幽幽的灯光,喧嚣的世界仿佛在这里一下子沉静下来。

一部环保型电瓶车把我们接到山顶,近距离观看每一幢帐篷式建筑,发现它们比我想象的要高大、宽敞。房屋前后都是草坪,一条石子铺成的小径通往室内。而以墨海、紫豪、松烟、云蓝来命名这些房舍,雅致中凸显出一份徽州文化的情调。

帐篷客的内部陈设有点出乎我的预料。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大到冰箱、烤箱,小到茶几上小摆件,处处体现周到、细致与精心。现代智能化的设施与天然、绿色、环保理念巧妙融合,开放式的阳台与室外山野融为一体,从床榻走向室外的草坪 ,只 有 几 步 之遥。住进帐篷客,真正感受到与大自 然 的 亲 密 无间。窗外,深邃的天幕,银河繁星点点,像是另一处万家灯火。远处的山峦影影绰绰,似有风正在与林间藤蔓纠缠;蛙声与虫鸣就在窗下,无意中咳嗽一声,惊止了它们的喧闹声,但过不了两分钟,它们又开始不知疲倦地聒噪。猛然想起,这是山野的春夜,它们才是真正的主人。

一夜枕梦山间。帐篷客的早晨是被鸟鸣唤醒的,推开窗户,一股清新甜爽的空气与鸟鸣声一同涌了进来。鸟鸣一声比一声清脆,一声比一声动听,循声望去,却看不见它们的踪影。不远处有成片的树林,林中茂密的树叶或许就是它们赖以遮风挡雨的帐篷。窗下是一个近乎原生态的小池塘,池边长满了青草,开始向水塘中心蔓延。越过池塘,是一片油菜地。时节已过清明,菜地依然有黄色的花朵固执地依恋在枝干上。

位居山上,帐篷客视线开阔。站在阳台上,举目远眺便能看到山色如黛的西武岭。一年前,我曾在西武岭下考察过关麓古道与关麓八大家。关麓古道是古黟县翻过西武岭,通往江西、安庆府的一条重要通道,路过此地的官差较多,因此,关麓是“官路”演化而来,如今在西武岭山中依然能寻觅到古道最原始的路段。关麓八大家是徽派建筑的代表之一,汪姓后裔八位兄弟曾经都是名噪一时的徽商,而他们的连体式徽宅建筑群在徽州称得上是一绝。此时,我从帐篷客的客房阳台上就能清楚地看到古建筑的白墙黑瓦。

与古村落比邻,有着“新徽派”标签的帐篷客,更有一份融入徽文化的自信。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忽然想起苏轼的一句词。这位一生都在奔波的大诗人如果能够穿越到现代,看到眼前的帐篷客,又会写出怎样的优美诗句?

远离尘嚣、拥抱自然。在寂静的山野,有一处从容、幽静,让人栖息身心的居所,也许,这就是我们在匆匆的人生旅途中默默寻找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