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研究

漂流的概念
漂流(Rafting)——漂于水上,顺水流动,曾是人类一种原始的涉水方式。漂流最初起源于爱斯基摩人的皮船和中国的竹木筏,但那时候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和生存需要。如今,漂流已成为一项大众旅游活动。漂流旅游指利用流水自然动力、机动动力或人工划桨,乘坐独木舟、小皮艇竹筏或充气橡皮艇等船只在江河湖海等水域进行的,顺水流而下、体验沿途风光与惊险刺激的水上游憩活动。
漂流旅游为什么这么火?
根本因素 —— 市场需求驱动
- 市场需求特点: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型;重体验,亲自然
- 漂流旅游特点:传统旅游转型依托;典型的体验式旅游
关键因素 —— 投资小、回收快
一个漂流一般投资数百万,一年接待游客数十万,价格基本都在100元以上,年利润率20%以上,早期项目的投资回收期仅2-3年,甚至1年。
漂流旅游态势
阶段
漂流旅游从2000年左右开始兴起, 2006~2013年迅猛发展。
速度
漂流数量呈现年均30%以上的增长。
规模
日均接待游客量1000 - 10000人不等,大多在2000-4000人左右。
空间
东南多西北少。
漂流投资
开发漂流的条件
区位 —— 一二线城市(含省会)的3小时车程范围内
目前,我国的漂流旅游的客源市场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一般,其客源绝大部分来自3小时车程范围内,如广东各漂流景区的游客90%以上来自本省,湖南东江漂流的客源85%来自省内。
资源 —— 水量、落差、长度;沿岸景观;周边资源
- 基础因素:水量、落差、长度
- 加分因素:沿岸景观
- 持续发展因素:周边资源
漂流旅游有哪些开发模式?
漂流集群型
生态景区依托型
主题乐园依托型
漂流投资的风险
安全隐患高:安全标准无规范
政策层面:漂流是新兴项目,但其准入的审批、行政管理及日常安全监管的管理部门都不明确。
市场层面:我国没有适用于漂流项目安全员的专业培训;保险公司也不愿意投保漂流景区,即使投保,保额也不大,理赔时难度大、时间长。
投资利润下降:投资回收期从2年到5年以上
- 收入方式单一:基本都是门票
- 投资成本上升:
成本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漂流设备、河道整治、 现场管理及营销费用等 - 供给增速快于需求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