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问底—— 中国旅游接待统计历史

中国的旅游接待统计体系


我国旅游业是由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三个部分组成。

入境旅游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构成我国旅游业总收入,出境旅游
则形成旅游支出部分。

随着我国旅游发展的重心变化(初始的入境旅游到现在的国内旅游),三者的统计对于我国旅游发展的重要性也在变化。

2009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我国旅游业发展“坚持以国内旅游为重点”。

入境旅游接待统计体系

基本与国际接轨

我国发展旅游业最先是从抓入境旅游开始的,因为当时发展旅游业的最大目标是为了满足民间外交和争创外汇的需要。

明确的统计口径

  • 1978年始,通过公安部门出入境人数统计(总人次数)、国际旅行社和涉外旅游饭店统计(省(区、市)入境旅游者过夜人次数)等渠道,建立了入境旅游人数的统计数据。
  • 1996年开始,国家旅游局与国家统计局合作,根据世界旅游组织提出的《旅游统计建议草案》要求,采用国际通行的游客抽样调查方法,建立了入境旅游群体特征与消费状况的系列统计数据。

待改善的主要问题

  • 混淆旅行者与旅游者——口岸入境并非都是旅游入境,故实际的入境旅游数据应小于统计数据;
  • 混淆外国人和港澳台同胞——30多年来,中国大陆的旅游统计口径一直把外国人来华旅游和港澳台同胞来内地/大陆旅游都用含糊的“入境旅游者”或“入境游客”来表述,混淆外国人“入境”与港澳台同胞“入境”的两个不同性质的内涵。

出境旅游接待统计体系

  • 由于出境旅游起步较晚,至今仍未设立出境旅游统计标准;
  • 出境旅游人数采用公安部门出入境人员的统计数据,出境旅游支出采用外汇管理部门的测算,一直未以国家旅游局的名义发布;
  • 有些旅游研究机构虽然对出境旅游进行过抽样调查与初步研究,但不具备权威性。

国内旅游统计三问

国内旅游统计数据纵向不可加,国家旅游统计和地方旅游统计有何区别?

原统计方法 —— 抽样调查
调查层面 开始时间 调查主体 调查对象 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对比 频率
国家层面 1993年 国家旅游局、国家统计局城调队 城镇居民 城调队对其既有的40个城市中的1万多城镇居民样本户进行入户(电话)调查 针对既定样本户,样本分布按各省人口数分配;
回忆方式获取数据
两个季度一次
1997年 国家旅游局、国家统计局农调队 农村居民 农调队对其既有的1万户农村居民样本户中进行入户(电话)调查 一年一次
地方层面 1999年 各地方旅游局与统计局(该年,国家旅游局与国家统计局联合颁布《旅游统计调查制度》,向各省(区、市)推荐"地方接待国内旅游者抽样调查方案") 旅游者 以在旅游住宿设施调查过夜旅游者情况为主,在景点调查一日游游客和亲友家过夜的旅游者情况为补充的方式(北京、天津、上海和重庆4个直辖市可适当增加其他调查方式); 抽样样本不低于上年国内旅游接待人数的万分之三。 直接针对旅游者;发生出游行为时获取数据 一年、半年或一个季度一次,各地不一

由上可见,全国和地方对国内旅游数据的调查统计采取的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方法,造成国内旅游的全国数据和地方汇总数据难以一致,即纵向不可加。2011年,各省加总的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数据分别为全国数据的2.2倍和2.7倍,各省自报的年增长率平均数是国家旅游局公布的1.7倍,这种情况几十年来都是如此。这也是国家旅游局从不发布地方旅游统计信息的原因。

国内旅游接待统计横向不可比,各地旅游统计有何区别?

统计口径不统一:
  • 一是各类旅游住宿设施的住客人数
  • 二是各类旅游景区景点游客人数
  • 三是当地旅行社接待人数

有的还用客运工具的乘客数代替旅游者统计;且4个直辖市可以自由增加新的统计口径。
31个省区市中只有安徽、福建、云南、宁夏4省区有“过夜游客”与“不过夜游客”的统计数字。

调查期间不统一:

根据《地方接待国内旅游者抽样调查方案》

  • 报告期有一年、半年或一个季度三种,由各地自选;
  • 调查时间,应充分考虑季节性因素。如果是一次性调查,应把调查时间确定在一年的平季;如果有能力,可在一年的平季、淡季、旺季各开展一次调查,并在今后逐步过渡到每个季度进行一次调查。

国内旅游接待统计数据可靠吗?

界定宽泛:

国内游客定义为:“不以谋求职业、获取报酬为目的,离开惯常居住地10公里以外,停留时间超过6小时、但不超过12个月,从事参观游览、度假休闲、探亲访友、健康疗养、考察、会议等活动,以及从事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体育、宗教等活动的人” 。

10公里以外、6小时以上这个标准过于宽泛,城乡居民在常住地的游憩休闲活动都可列入“旅游”之中,造成国内旅游统计数据虚夸。据历年公布的“黄金周”统计公报,“一日游”的占4/5左右。

重复统计:

不同口径的重复统计:前述三种统计口径并非完全独立,很多地方却将三者合计,很容易造成一个游客被多次统计;
不同行政区重复统计:旅游统计以行政区为单位,上级行政区数据来自下级行政区的合计,跨地区的游客就会被多次统计。

人为注水:

长期以来,对国内旅游发展情况的评价主要停留在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两大规模总量指标层面,旅游人次与收入又与政绩挂钩。且统计数据公布前最终由局领导 “审定”,有些地方甚至采取“先定年增长率,后推算总量”的方法,水分不可想象。

外国的“国内游客”标准

《世界旅游统计概览》对国内旅游的统计框架中,只计算在旅游住宿设施中过夜的游客。

不包括一日游

英国

其“国内游客”是指在外逗留一夜以上的游客,按外出目的分为度假、探亲和商务会议及其他目的三类,按外出时间分为1~3夜短期和4夜以上长期两种。

澳大利亚

1979年规定“旅游者是离开自己的惯常居住地,至少40公里以外、在该地至少停留24小时,但最多不超过12个月”,并明确规定“当地居民对该地旅游景点的访问不应该包括在内”。

欧洲和大洋洲国家

国内旅游统计中不包括一日游游客。

包括一日游,但标准适时变化

美国和加拿大

1973年美国的定义是:“旅游者是除了上下班通勤之外,出于商务、消闲、个人事务或任何其目的,外出旅行至少50公里(单程),无论其在外过夜还是当日返回”。1998年改为160公里。

1973年加拿大多伦多市规定外出距离为50公里,1978年改为80公里。

其他

博茨瓦纳以80公里为界、莱索托和津巴布韦均以40公里为界、纳米比亚则将出城视作一次旅游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