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营地概述
概念

旅游营地
指在原有的生态基础上人为的进行过相关设施的建设与管理,从而为营地旅游发展提供吸引物、环境依托、内容载体,进而满足游客以露营体验为主,休闲、娱乐、体育、观光、养生、科普、餐饮等多种功能为辅的新兴旅游体验。
关键词:
生态基础,建设管理,吸引物,露营体验+多元功能,体验。
旅游营地一般特征:
设施完备,管理保障、多元功能体验、强调景观与环境、针对宿营者提供完善的服务链、交通条件。
概念1
英语释义—功能(宿营)
术语“the camp”(营地)来源于拉丁词,意思是“场”。指一个专门预留露营和经常使用的区域,可能会产生一些费用。露营地通常设有一些(但有时没有)的改善性设施。
概念2
词义起源—功能(宿营)
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表达相似,营地是一个区域,通常被划分为若干个场位,在这里人们可以使用帐篷或露营车或大篷车宿营过夜。
概念3
FICC观点-功能(宿营+娱乐)
国际宿营和旅游联合会(F.ICC.)认为,宿营是人们在户外短暂居住时进行的娱乐活动,旅游营地是人们进行宿营活动的地方。
概念4
旅游宿营地 —— 对象、功能、分类
旅游宿营地相对旅游者而言的,凡是人为圈定的供户外露营者过夜与休闲的区域都可谓宿营地,一类是为背包游客或徒步旅行者提供的未经开发的宿营地,第二类则由旅游经营商开发经过美化并设有各种服务设施,需要收取一定费用的宿营地。
概念5
郊野营地 —— 环境,功能多元、区位、承载物、价值
郊野营地的概念是伴随旅游业发展出现的,介于观光和度假产品之间,能够为人们提供充分与自然界紧密接触的同时,为车辆提供停靠和补给,为游人提供休息、住宿、娱乐、休闲服务的场所。郊野营地通常远离城区,具有一定自然风光、并配有完备的配套设施。
分类
按开发程度分
- 原始型营地
- 半原始型营地
- 中间型营地
- 半现代化型营地
- 现代化型营地
《MontyChristiansen.公园规划手册》. 1977
按区位功能分
- 都市型营地
- 近郊型营地
- 过境型营地
- 风景区型营地
- 度假型营地
《欧洲营地观后感》 1985
按功能对象分
- 团体型营地
- 家庭型营地
- 学生营地
- 儿童营地
- 亲子营地
《观光地区游憩活动设施规划设计准则研究报告》1989
按建设标准分
- 一星级营地
- 二星级营地
- 三星级营地
- 四星级营地
- 五星级营地
《全英统一营地星级体系》 2000
按开放时间分
- 临时营地
- 日间营地
- 夜间营地
- 周末营地
- 假日营地
《旅游与游憩规划设计手册》2004
按盈利性质分
- 公益性营地
- 商业性营地
《旅游与游憩规划设计手册》2004
按建筑类型分
- 帐篷露营地
- 自驾车露营地
- 固定设施营地
- 临时营地
- 即兴自主营地
《森林公园野营区的规划探讨》 2005
按交通方式分
- 自驾车宿营地
- 房车宿营地
- 背包游宿营地
《北美宿营地分类》2005
按特色功能分
- 登山营地
- 教育训练营地
- 娱乐型营地
- 休闲汽车营地
- ……
《搞好我国野营旅游开发的研究》2008
按环境特征分
- 湖畔营地
- 河滨营地
- 郊野营地
- 海滨营地
- 山区营地
《搞好我国野营旅游开发的研究》 2008
发展历程
国外
早期的青少年露营地 | 传统的自驾车、房车露营地 | 现代的旅游露营度假产业 | ||||
---|---|---|---|---|---|---|
19世纪 | 20世纪前期 | 20世纪中后期 | 当代 | |||
1860年,组织青少年开展自然环境中的理想教育发起的野外露营活动。 |
1910年,美国露营协会成立标志露营行业开始形成; 法国第一代露营地出现:家庭自驾车自带帐篷等露营设施前去露营地进行露营活动。 |
1920年-1930年间,房车俱乐部出现,1932年,国际露营总会(FICC)成立,房车俱乐部出现,世界露营活动开展,国家公园中划定专门区域供游客自驾休闲。 |
1940年之后,美国出现大量露营协会及联合体,房车工业迅猛发展; 1950年,从小型的DIY式到豪华的30英寸长的型号,拖挂式房车产品逐渐成熟; 1950年-60年间,房车制造商开始投资创业,房车工业逐渐成熟。房车及俱乐部服务亦随之专业化、网络化。 |
露营如今已经变成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更是一种国际化的主流休闲方式。 综合化、度假化、产业化 |
||
发展区域 | 美国 | 美国、欧洲 | 全球 | 全球 | 全球 | |
主要导向 | 野外临时 露营地 |
自驾车露营地 | 房车露营地 | 房车露营地 | 季节性居住和长期度假 | |
主要客群 | 青少年 | 家庭,户外露营者 | 家庭 | |||
产品设施 | 临时搭建、 自助式停宿 |
简单的基础设施帐篷、简易床睡袋、加油加水、停车等基本生活服务 。 | 增设车辆维修、餐饮住宿及户外活动等。 | 除营地外,增设度假木屋、运动场、酒吧、购物等多样化休闲娱乐设施,营地开始综合化、社区化。 |
国内
时间短,速度快,呈跨越式发展状态,从户外露营地直接衍生成为以旅游功能为主的汽车营地。

户外露营地 | 汽车、房车营地 | ||||||
---|---|---|---|---|---|---|---|
2003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2年 | 2014年 | ||
因青年驴友的户外运动、徒步、登山等旅游需求产生的住宿需求。 | 中国汽车露营协会成立,于同年加入世界汽车露营总会,制定营地标准草案,提出“三圈两线”营地建设规划2004年,中国首家汽车营地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汽车休闲露营地开营。 |
中欧汽车露营产业合作论坛于北京举办,国内外汽车露营领域的企业代表参会; 大连金石滩黄金海岸国际汽车露营地开营。 |
中国首届露营论坛于广西南宁举办,“露营旅游”概念正式提出,汽车露营旅游开始兴起; |
北京推广汽车营地建设,建立和完善自驾游和散客游的服务保障体系; 北京地区汽车营地不断涌现,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如北京蟹岛房车营地等。 |
第一届中国房车展览会中国旅游车船协会成立自驾游与露营房车分会; 2013年长三角首家4星级露营地太湖壹号开营。 |
国际汽车露营权威机构国际汽车房车露营联盟(F.I.C.C.)在中国首次举办中国汽车房车露营大会。 | |
主要导向 | 临时露 营地 |
由旅游而兴,基本功能有而不全、休闲娱乐设施逐渐丰富、房车逐渐产业化。 | |||||
主要客群 | 户外 驴友 |
户外露营者 | 家庭自驾客、企业团队游 | ||||
产品设施 | 临时 搭建、 自助式停宿 |
房车营位+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 | 房车、自驾车、露营等功能区域+水电、网络等服务设施+房车、木屋、帐篷等多种住宿设施。 | 基本生活服务、房车露营、自驾车露营、草坪露营等功能区域排污、网络等服务设施,汽车影院、烧烤等休闲设施。 |
至2014年营地数量统计
- 第一梯队:
- 北京,香港
- 第二梯队:
- 浙江,广东,山东,江苏,重庆
- 第三梯队:
- 云南,河北,海南,四川,广西,贵州,陕西
- 第四梯队:
- 青海,上海,内蒙古,安徽,天津,湖北,福建,甘肃,河南,新疆,黑龙江,江西,湖南,吉林,辽宁,宁夏,西藏,陕西,澳门
- 中国目前有营地453个,帐篷营地占比最高,其次为汽车营地,在建的房车营地最少。
- 2013年底,全国现有汽车营地约150个,真正投入运营而且产生一定效益,能够良性循环的营地不过50个,未完全建成或小规模、设施简单、仅以露营为概念的露营场地多达百余个。
- 初步建成并具有一定规模的营地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自驾车旅游较集中的地区。
国内各类营地数量占比

数据来源:露营中国、中国房车露营联盟、台湾中华民国露营休闲车协会等门户网站。
发展趋势
从单一功能营地向复合化旅游、度假功能营地转变,并发展成全面塑造其自身旅游吸引力的互联网时代的魅力营地。
第1代
汽车营地
面向自驾车露营群体
提供帐篷、简易床、睡袋和小型炊具,以及简单的加油、加水、停车场等服务。
第2代
房车营地
面向房车露营群体
服务内容扩展到车辆维修、设备租赁、餐饮住宿,休闲度假,以及户外活动等,规模扩大,甚至出现营地联盟。
第3代
社区化、旅游化营地
面向季节性居住和长期度假群体
服务内容扩大到度假木屋、公共运动场、酒吧、购物场所等各类休闲娱乐设施,呈现营地社区化现象。
第4代
魅力(微目的地型)营地
“互联网+营地”运营模式
创新产品模式。
不同的细分市场不同的产品适应性。
魅力营地
产品模式
开创中国第四代 —— “魅力营地”新时代
住宿单元“1”
特色环境“X”
有趣活动“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