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61032326
据悉,5月7日下午,自然资源部部长陆昊主持会议宣布,自然资源部除综合司局外,拟成立16个业务司局,每司局各成立一个筹备领导小组,并宣布了小组长(同时特别强调小组长不一定是最后的司局长)。
自然资源部
将国土资源部的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组织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职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城乡规划管理职责,水利部的水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农业部的草原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国家林业局的森林、湿地等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国家海洋局的职责,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职责整合,组建自然资源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自然资源部对外保留国家海洋局牌子。
不再保留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16个业务司局
一、自然资源:
1.自然资源调查与监测司
2.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司
3.自然资源权益司
4.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司
二、土地:
5.国土空间规划司
6.国土用途管制司
7.国土生态修复司
8.土地资源保护司
三、矿产:
9.地质勘查行业管理司
10.矿业权管理司
11.矿产资源保护司
四、海洋:
12.海洋战略规划经济司
13.海域海岛司
14.海洋预警司
五、测绘:
15.测绘行业管理司
16.地理信息监测司
六、综合司局:
办公厅、自然资源督察办公室(执法局)、政策法规司、财务司、科技司、国际合作司、人事司、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局、机关服务局。
值得注意的是,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官方网站已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测绘地理信息管理;中国地质调查局也改为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二者在自然资源部的一级入口名为“测绘”、“地质调查”,与“海洋”(国家海洋局)并列。
自然资源是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根基,也是任何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从自然资源部成立以来,部长陆昊不仅积极听取各方意见,还在全国各处调研。并且在多规合这方面作出一系列动作,显示出未来在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生态保护及自然资源管理方面的政策取向。此次的政策举措对于旅游产业的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奇创认为,对于旅游规划师来说,未来在旅游规划中也将会面临到与自然资源相关的新问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准备。
一、构建全域旅游规划为主导的多规合一体系
全域旅游规划对全域旅游产业有着引领作用,尤其是能够在空间层面为全域发展拉开骨架。所以,无论是省域全域旅游规划,还是市域、县域全域旅游规划,都需要充分与国土空间规划进行对接,严守城镇开发边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的底线。
尤其是旅游为支柱产业的市县,全域旅游规划的主导作用更加明显,需要通过全域旅游规划来充分协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个规划。以“多规合一”促进“多部门合力”,共同推动全域旅游的落地实施。
二、利用好“多规合一”信息综合管理平台
有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支持,未来全国各地的多规合一协同信息平台将会逐步推广落地。很对旅游项目的规划都可以通过这一平台来提升沟通效率,让多规合一的部门障碍和沟通障碍获得最大限度的消解。
多规合一协同信息平台的建设落地也会促进多部门在线会商机制的形成,不断增强多规合一的决策科学性。这对于旅游规划来说,也是一种进行自我变革的契机。在这样的语境下,旅游规划师需要加强各类规划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以便更好地适应多规合一的时代需求。
三、强化旅游规划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功能
在高质量发展时代,生态保护成为了旅游规划的主要议题之一,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才能实现开发和保护的平衡。作为旅游规划师,也需要把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意识贯穿到旅游规划的每个环节。比如,在目的地建筑设计中就可以采取生态技术,降低建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建筑运营成本,促进目的地建筑空间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11部门发文:超1000亿!特色食品产业融合文旅 嵌入夜间经济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3年美丽宜居村庄申报认定工作的通知
2023年度文化项目扶持资金申报指南
文化和旅游部启动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工作
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最高奖补5000万!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确定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的公告
文旅部关于推动“非遗+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通知
国务院批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