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特征

产生

都市人回归自然的渴求&城市空间良性发展的需求

英国:最早提出“郊野公园”概念

源于美国的国家公园概念,英国最早提出这一概念,并于1968年根据乡村法《Countryside Act1968》建立了最早的郊野公园。

香港:我国郊野公园的起源地

香港在殖民地时期跟随英国划分了多个郊野公园,并在1976年颁布《郊野公园条例》,使得香港郊野公园发展成为不同于国家公园的一种独立成熟的公园体系。即郊野公园的存在是为了使市民在邻近市区的地方可以享受到郊野的康乐和教育设施,而无需深入广大的国家公园。

国内:发达都市圈和城市群开始兴起

20世纪90年代以后,受香港郊野公园规划成功模式的影响,我国部分发展速度比较快的城市纷纷开始规划和建设郊野公园,如深圳、北京、上海等大都市。

概念

郊野公园(Country Parks)是给游人享受郊游乐趣的公园。

国内外郊野公园概念对比表
区域 概念 郊野特点
英国 郊野公园(Country Parks)发源地 (1968) 指为人们提供参观和游憩的郊外区域,有两个目标,保护自然和供人游憩。前者比后者重要。 半自然状态,土地多用于农业生产,人口较少,乡村对于英国人是一种文脉情结和文化景观。
德国 德国城市近郊的公园、墓园和游憩地,接近郊野公园的概念 指位于城市外围近、中郊区绿化圈层,具有较大面积的呈自然状态的绿色景观区域,包括人为干扰程度小的传统农田、处于原始或次生状态的郊野森林自然景观等。 多为自然景观区域,少量人文干扰较小的传统农田,人口稀少。
加拿大 乡村公园(Rural park),与郊野公园概念近似
香港 华人地区首次出现郊野公园概念 (1976) 指由政府将市郊未开发地区的地方划出,作为康乐及保育用途的公园。 依山靠海,大部分为不可开发的自然区域。

分类

分类依据 类型 主要特征
主要活动设施不同 游乐地区 仅提供基础设施、野餐设施,多类型步行径,让游人休闲游乐。
原野地区 仅提供地域自然原貌,让郊游者前往登山、远足和欣赏自然景色之用。
特别地区 保护有研究价值的动植物的地区(或称自然保护区),以作为科研或教育之用。
主导游憩活动不同 郊野游憩公园 主要以提供户外游憩的基本设施,举行特殊的节事活动。
郊野休闲公园 除了郊野游憩公园的基本活动外,这些公园还扩展了娱乐项目。
郊野运动公园 运动导向型,将标准运动场和大众化的游憩兴趣结合起来,为俱乐部活动、运动爱好者及其他类型的游憩使用者们提供了运动场地。
郊野自然公园 自然导向型,与基本的游憩公园相似,但使用密度较低,而且由一个延伸的自然区域支持。
地表形态不同 山地型郊野公园 所提供的游憩项目依托山地地形,能够开展登山、自行车越野等活动。
平原型郊野公园 以平原地形为主,提供常规的郊野游憩项目。
江河型郊野公园 位于江河或溪流沿岸,除了常规游憩项目外,还能提供水上游憩项目。
湖泊型郊野公园 公园的游憩项目依托于大型天然湖泊或人工水库展开。
海滨型郊野公园 位于海边,提供3S旅游项目(沙滩、海水、阳光)。
景观特色不同 森林公园 以森林风景取胜,山水风景一般,人文景观没有或很少。
海岸景观公园 以海岸风光为景观资源,提供3S旅游项目(沙滩、海水、阳光),还能为学习海洋生物提供条件。
湿地景观型 以湿地植物、水生植物和水景构成的湿地景致为主。
山水景观型 以奇山秀水为景观资源,森林景观一般。
田园风光景观型 以市郊的田园风光为主要景致,人文景观没有或者很少。
特殊地质景观型 具有特殊的地质地貌,并以此为主要的景观资源。
综合景观型 兼有多种景观资源。
游憩资源不同 自然风光型 包括自然风景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田园山村等。
文化艺术型 包括历史文化遗址、古建园林、科技文化艺术博物馆等。
人工娱乐型 包括游乐场、主题公园等。
运动休闲型 包括运动场馆、度假村、会议中心等。
生产体验型 包括农田、菜圃、苗圃、温室大棚。
规模等级不同 特大型郊野公园 >3000公顷
大型郊野公园 1000-3000公顷
中型郊野公园 300-1000公顷
小型郊野公园 <300公顷

特征

  • 自然生境而非人工绿地。

    自然/古朴/野趣是郊野公园的基本特征。它包括山林坡地、河湖水岸、沼泽湿地和良好的林地植被等多种保留较好的自然生态资源,人为干扰程度低,具有多样性的生物物种资源,可发挥积极的生态运行机制和作用。

  • 保护重于建设。

    郊野公园兼具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征。与城市公园相比,郊野公园不再进行开发建设,而重在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动植物的庇护场所,并设立必要和有限的服务设施,供市民休闲、健身和亲近大自然。

  • 可达性好。

    位于城市边缘的远近郊区,距离中心城区两小时车程之内,也就是大约80公里范围之内。英国65%的郊野公园位于城市边缘,同时大部分郊野公园位于交通主干道和高速公路附近。

郊野公园特征概述
客体特征 地理区位 城市边缘的远近郊区,公共交通便利可达。
用地性质 城市规划区之内,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在城市绿地分类上属于其他绿地。是城市开放空间和绿地系统的组成类型之一。
面积规模 从几十公顷到几百公顷不等,总体而言大于城市公园小于国家公园(不得小于1000公顷)。
景观资源 我国以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森林、草原、山体、丛林、沟谷、水体和海岸浅滩等)和半自然生态系统(次生林、人工生态林等)为主;国外已拓展,用地类型丰富,如利用劣地、废弃的工业用地、碎石坑或沙坑等,不一定全是优美的自然资源。
生态特征 自身生态系统较为稳定,人工维持投入较低。
景观风格 自然野趣。
功能设施 使用功能 自然保护与游憩双重功能。
如 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生产培育;休闲游憩、科普教育;美化城市景观;抑制城市蔓延。
人工设施 基础设施(停车场、厕所);
普通休闲设施(步行径、管井亭台、滑梯、秋千等儿童娱乐器具);
野餐住宿设施(固定餐台、长椅、烧烤炉、帐篷、拖车、野营面包车等);
科教观演设施(水族馆、游客中心等)
主体管理与利用 财政来源 我国主要由政府出资;英国除小部分私营郊野公园外,大部分由乡村委员会和地方当局提供主要财政支持。
管理机构 政府主导、财政投资,属公益性项目,向公众免费开放。
我国内陆城市:城管部门、林业部门;
香港:渔农署;
英国:乡村委员会与地方管理部门。
服务对象 当地和周边城镇居民为主
游憩活动 与自然有关的活动,如散步、远足、骑马、自行车越野、烧烤、野餐、露营、科普等。
社会效益 生态保育、农林生产、环境保护、景观美化、公众游憩、科普教育、协调城郊土地利用等。

与城郊旅游的关系

与城郊旅游的关系:

郊野公园位于都市旅游环带内,可分布在2、3、4圈层中。

大都市旅游圈的一般模式

与城市绿地系统、城市绿化带、环城游憩带的关系:
  1. 从城市绿地系统角度出发,郊野公园属于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
  2. 从城市规划角度出发,郊野公园位于城市绿化带内;
  3. 从旅游角度出发,郊野公园位于环城游憩带内。

3个概念的关系

与其他绿地类型的比较

郊野公园重在自然野趣,城市公园以人工绿地和人工娱乐为特征;森林公园以森林景观为特征;湿地公园以湿地景观为特征;
国家公园和风景名胜区重在保护珍稀资源,因而客源也不同。

地理区位 面积规模 景观资源 生态稳定性 服务功能 客源构成 管理机构
郊野公园 城市
近郊
不等 自然景观
乡村景观
自身稳定 自然保育,改善环境,
郊外游憩,科教娱乐
周边城镇居民 城管部门、林业部门(香港:渔农署)
森林公园 城市
郊区
较大 森林景观 自身稳定 度假疗养,科普娱乐 周边和其他各地游客 林业部
城市公园 城市建成区 较小
几公顷到几十公顷不等
人工景观 自身不稳定,需人工维护 改善环境,日常休闲 城镇居民 城建部门
风景名胜区 远郊
近郊
较大

(小型:<20km2
中型:21-100km2
大型:101-500km2
特大型:>500km2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自身稳定 保护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周边和其他各地游客 建设部和各地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管理处、管理局)
国家公园 远郊 很大
1000公顷以上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自身稳定 保护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科教娱乐、考察研究各地游客,科研人员 各地游客 国家公园局
湿地公园 城市
郊区
500亩以上 湿地景观 自身稳定 保护公园内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周边和其他各地游客 建设部

空间 —— 郊野公园与城市空间的关系

“郊野公园一城市”空间模式主要分为四种:包围式、网络式、外环式、嵌合式。

每个城市由于具体条件和所处发展阶段的不同而选择建构不同的郊野公园模式,引导城市从简单结构向复合空间模式发展,减少城市扩张的盲目性。

空间关系模式 形态示意 城市发展特征 郊野公园与城市互动过程 产生效果 代表城市
包围式 高密度发展 绿地与城市空间相互渗透,两者同步延伸 有机疏解 香港
网络式 多中心组团式发展 城市与绿地在空间上相互穿插 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顺畅交换 深圳
外环式 母城-卫星城式发展 形成空间骨架,限制城市蔓延 限制蔓延 北京
嵌入式 沿交通线有方向性的发展 城市密度疏解 绿地斑块的正效应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