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历程



自发性、盲目开发阶段
  • 景区景点化开发:各地依托历史文化遗产建设景区景点,吸引游客;
  • 保护意识形成阶段:以保护单体纪念性建筑为主,以博物馆形式为主;
  • 各国自发保护形成:1837年法国成立全国性历史文物委员会, 1882年英国通过《史迹保护法》,1931年意大利发表《城市规划与古城》等
世界范围的运动
  • 世界化、品牌化开发: “世界文化遗产”,全世界统一标准、统一条件的品牌标识;
  • 保护意识极端阶段:从单体转向整体区域,强调保护与修复的真实性;
百花齐放阶段
  • 创新化、多样化开发:旅游观光、环境保护及旧城更新等多元化发展;
  • 保护意识理智阶段:从一砖一瓦都不能改变走向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从静态保存单一时期的证据走向动态保存时间性变化;
  • 寻找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平衡点:过分重视保护的观念被修正与调整, 针对遗产之旅游资源进行评估,并确认合理的旅游容量与管理模式
历史文化遗产旅游的分布

从世界历史文化博物馆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历史文化悠久的亚欧地区





从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与古城古村古镇分布来看,主要在华北、华东南与西南地区

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集中分布在华北、中原地区。

我国的古城古村古镇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南与华东南地区。